• Home

    IGNITE HOPE FOR YOUNG PEOPLE

                 

    Project Change is a multi-disciplinary non-profit initiative.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from the government, we offer complimentary services to youths arrested during the Hong Kong protests in 2019,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 juridical process support, and a comprehensive reintegration program.

    Our Mission

    sky stock image

    Over 10,000 citizens have been arrested in Hong Kong for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2019 anti-Extradition Bill protests, of which over 6,500 were under the age of 25.
    Founded in 2020, Project Change’s mission is to support these 6,500 youths and their loved ones in overcoming hardships.

    hong kong stock image
               

    Seek Help

    If you would like to enroll in our program or wish to refer a case to us,
    please contact our hotline at

    Latest News

    • 「蛻變計劃」學者團隊 至今助 49 反修例案青年

      Highlight

      「蛻變計劃」學者團隊 至今助 49 反修例案青年

      【明報專訊】反修例風波有唔少年輕人被捕,多名學者組成「Project Change 蛻 變計劃」提供支援,該計劃近日發表中期報告,透露由去年 6 月中成立起,已為 49 個涉案年輕人提供輔導,當中 7 個參與計劃嘅少年犯案時未滿 16 歲,平均年 齡 18.9 歲。已結案嘅 10 宗案件中,有一宗以「簽保守行為」結案,另外被判感 化令、更生中心及勞教中心各有一宗,仲有 6 宗判監 7 至 20 個星期不等。 49 個參與計劃嘅年輕人共面對 56 項控罪,當中包括 19 項暴動罪、11 項管有物 品意圖摧毁或損壞財產罪等。 該計劃的團隊包括港大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榮譽副教授宋陳寶蓮、中大經 濟系客座教授宋恩榮、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等,主要對象係 25 歲以下青少年。除咗 49 名涉案年輕人,亦為佢哋共 95 名親人、監護人提供輔 導。計劃形容反修例風波涉案青少年多數行為良好,團隊會撰寫「社會心理專家 報告」,為佢哋爭取警司警誡、撤控守行為兩種不留案底嘅安排,如果被定罪, 亦會撰寫報告向法庭爭取社會服務令、感化令等最適合更生嘅處分。

    • 宋陳寶蓮、宋恩榮、麥曉暉、江麗 《信報》 2023年10月16日 行政長官將於下周三(10月25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蛻變計劃」一直關注香港年輕人,我們期望特首藉《施政報告》,攜手與社會各界一起,為年輕人燃點希望。 「民智行動設計智庫」於2020年中成立「蛻變計劃」,對2019年反修例事件中的被捕年輕人提供情緒支援及輔導工作,並於2021年中進一步向刑滿出獄的年輕人提供「生涯重塑」服務,幫助他們重返校園、職場。隨着愈來愈多被捕年輕人服刑完畢,預期未來3年有數以百計更生青年重返社會;各方面宜早作準備,協助他們重投社會。 助反修例釋囚重回社會 跟過往青少年犯有別,在2019年社會事件中被捕的年輕人,逾2200人具備專上教育學歷,當中不少是大學生或持有專業資格,包括金融、保險、會計、法律和醫護等。過去一年,「蛻變計劃」接到很多高學歷的年輕人尋求協助,當中包括碩士畢業生及已取得註冊資格的專業人士。要協助這些年輕人,除了在獄中給予適當的培訓及進修機會,也需要給予他們出獄後的支援。 可是,部分獲釋的年輕人在重投社會時遇到不少阻礙,包括面對負面的標籤以至誤解,令他們在繼續學業以至尋找工作上屢屢碰壁;部分亦因為專業資格受影響而未能重操本業。因此,我們為這些更生的年輕人提供學業、就業及申請專業資格的支援,亦為他們安排師友配對、給予短期實習工作或義工活動,讓他們積極參與社會建設。而這些年輕人大都不負所望,重回生活正軌。 但要協助這些年輕人重新融入社會,絕非一個人、一個機構便可,需要社會不同階層、不同機構和團體的努力,再加上整體社會包容和接納,方能成事。我們感謝警務處、懲教署及社會福利署一直以來的協助。過去數月,「蛻變計劃」曾經就青年更生工作積極聯繫社會更多持份者,包括大專院校、商界代表、專業及教育團體,以至相關社會機構等等。我們發現社會各方不但反應正面,更認同倘若被捕青年願意承擔法律責任並汲取教訓,社會應該給予他們機會,包括容許他們按本身的才能及個人的情況恢復其專業資格或繼續發展專業技能。 社會各界縱是有心幫忙,卻不無擔憂,擔心被一些人扭曲原意,被民粹輿論圍攻,徒添信譽風險,部分甚至害怕被「秋後算賬」。 行政長官去年在宣讀《施政報告》後曾公開表示:「如果一個人已經受到法律制裁,我們絕對應該盡量幫助他,再成為貢獻社會的一分子。」在在反映特區政府願意協助被捕年輕人重回生活正軌。可惜,這仍未足以消除各人的疑慮。 要釋除疑慮,我們認為最有力的方法就是特區政府再多走一步。政府各部門及旗下的公營機構對更生青年採取開放態度,在確保公開及公平的原則下僱用這些年輕人,或提供短期工作、實習機會等,並以言語及行動呼籲僱主、學校、社會機構和團體給他們新的機會,讓香港可人盡其才。 2019年社會事件距今已有4年,在被捕的一萬多人中,被檢控者約3000人,尚有大量被捕人士仍然候查。我們明白,2019年社會事件規模龐大,被捕人數眾多,執法機構需時搜證;但漫長的等候過程中,對年輕人是一大折騰,也令他們難以規劃人生。 年輕人須為其所作所為負責,我們亦無意要求予以特赦;不過司法界常言「遲來的公義是對公義的否定」。調查、檢控及審訊步伐緩慢不單有損整個政府的公權威信,亦違背法治精神。我們希望政府可以加快調查、檢控及審訊;對有足夠證據起訴者盡快檢控及審訊,對沒有足夠證據起訴者則應盡快結案。 「蛻變計劃」成立以來,過去兩年多的工作讓我們對年輕人有更多觀察,看到不少年輕人對香港有歸屬感,在個人經濟回報以外,有的更注重後物質主義的生活,遇見認為不公平之事,會提出質疑。年輕人熱愛香港,本意是好,若加以循循善誘,他們定必可貢獻社會;相反,若他們認為未有適當的渠道表達意見,有志未能伸展,只會增加對社會的不信任,從而衍生無力感,最終選擇離開,或是躺平。 17%患最少一種精神疾病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在今年9月發表的民調顯示,逾六成受訪者對政治缺乏興趣,八成以上受訪者完全沒有向議員、官員及政府部門表達意見;逾半受訪者認為政府不太在乎其想法,認為自己對政府的政策並無任何發言權。更令人憂慮的是,香港大學今年公布的調查顯示,在受訪的3340名15至24歲青年中,有16.6%表示患上最少一種精神疾病,包括抑鬱、廣泛性焦慮症、驚恐症、躁鬱症及思覺失調,問題嚴重,政府必須正視。 2019年社會事件迄今已有4年,香港需要擺脫過去的紛爭及陰霾,療養受創傷口,方可為社會謀發展。妥善處理被捕年輕人的更生工作是讓傷口癒合的重要一步。 2019年參與抗議活動的年輕人為數極多,他們多數沒有違法,也沒有被捕,但他們每每有朋友或同學被捕。如果大量被捕青年未能更生並融入社會,將影響一整代年輕人的取態,甚至影響他們留港或離港的抉擇。那對整體社會的和諧團結、對穩定人心、對爭取土生土長的青年人留港貢獻、服務都不利。 「青年興則香港興」!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7月1日的講話,殷切寄望「每一個香港青年都投身到建設美好香港的行列中」,我們相信這也是特區政府的願景。我們衷心希望,行政長官藉新一份《施政報告》這契機,更關顧年輕人,讓他們和整個社會一起重新出發,共建未來。 民智行動設計智庫、「蛻變計劃」團隊

      Read More >

    • HKCGG, THE BULLETIN, SEPTEMBER 2023 “It takes a village.” For Yun Wing Sung, Co-founder of the Hong Kong charity Project Change, the African proverb encapsulates the efforts that go into rehabilitating youths arrested for their alleged involvement in the Anti-Extradition Bill movement that swept Hong Kong in 2019.  Sung, who was Chairman of the Economics…

      Read More >

    • James (pseudonym)  was arrested and prosecuted in 2019. Having lived under great fear and anxiety for over a year, he believed he was labelled as somebody ‘without a future’. He described, “It feels as if I am drowning and unable to breathe, with no clue how to react.”  Until he got in touch with Project…

      Read More >

    Our Work

    Supporters’ Sharing